导入数据...
家校共育 | 如何正确鼓励孩子?这份“鼓励指南”请家长查收
时间:2025-10-20 00:00:00   来源:乐山师范学校附属小学   查看:3149

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,我们常常不吝啬赞美。然而,您是否发现,简单的“你真棒”“真聪明”似乎逐渐失去了力量?

心理学研究表明,有效的鼓励能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,培养直面挑战的勇气。为此,我校星心小屋为各位家长整理了一份《小学生鼓励指南》,希望能为您的家庭教育提供新的视角与方法。

乐师附小

理念先行

掌握鼓励的核心理念

鼓励的本质,是看见、信任与赋能。它关注的是孩子的努力、策略与进步,而非仅仅一个结果。

图片

看重过程,而非仅仅结果

将“考了多少分?”转变为“我注意到你为这次考试制定了复习计划,这个习惯真好。”

描述事实,而非空泛评价

将“真棒!”转变为“你主动整理了书桌,让学习环境变得井井有条。”

信任潜力,而非急于插手

将“我来帮你”转变为“我相信你能独立完成这道题,如果需要讨论,我随时在。”

聚焦解决,而非追究问题

将“怎么又错了?”转变为“我们一起来看看,从这次错误中可以学到什么?”

图片

02

情境演练

四种常见情景的沟通艺术

情景一:当孩子挑战受挫时

T不恰当回应:“没关系,下次再来。”(忽视情绪)

R建议沟通方式:“我看到了你在整个过程中的努力和坚持,特别是在那个环节的处理上非常出色。现在感到失望是正常的,你想和我分享一下你的想法吗?”

ê核心要点:共情→ 肯定具体努力 → 开放沟通

图片

情景二:当孩子畏惧尝试时

T不恰当回应:“这有什么好怕的?”(否定感受)

R建议沟通方式:“尝试新事物感到紧张是很正常的,老师/爸爸/妈妈以前也一样。重要的是我们迈出了尝试的勇气第一步,我愿意陪你一起面对。”

ê核心要点:接纳情绪→ 适度自我暴露 → 提供支持

情景三:当孩子取得进步时

T不恰当回应:“你真聪明!”(固定型思维)

R建议沟通方式:“你的这篇作文运用了课堂上新学的描写方法,可见平时的积累和练习见到了成效!”

ê核心要点:描述具体进步→ 关联努力与方法 → 培养成长型思维

情景四:当孩子犯错时

T不恰当回应:“你看,我早说过了。”(指责)

R建议沟通方式:“每个人都会犯错,关键是能从中学到什么。我们一起分析一下,下次如何做得更好?”

ê核心要点:重新定义错误价值→ 聚焦解决方案

03

无声胜有声

非语言鼓励的实践 

除了语言,我们的行为同样是重要的鼓励:

专注倾听:放下手中的事务,给予孩子全身心的关注。

善意接触:一个温暖的拥抱或一次击掌,能迅速传递支持。

信任微笑:在孩子尝试时,投以肯定与信任的目光。

赋予责任:委托孩子完成一项力所能及的任务,表达信任。

04

温馨提示

这些沟通方式需谨慎

避免过度表扬:让孩子感到表扬廉价,失去激励作用。

避免横向比较:摧毁孩子自信,滋生不必要的竞争压力。

避免条件交换:让孩子误以为爱是需要成绩来交换的。

避免否定情绪:阻碍孩子情感健康发展。

结  语

最好的教育,是让孩子最终形成内在的驱动力——他们努力是因为渴望探索,他们坚持是因为相信自己,他们勇敢是因为知道家与学校永远是温暖的港湾与坚实的后盾。

图片

让我们携手同行,用科学的方法与真诚的陪伴,共同滋养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。

编辑:乐山师范学校附属小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