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信息科技课堂上,黄勋老师执教六年级《LOGO语言的过程》。通过他的教学,学生们在创作复杂图形时变得更加主动自信,仿佛插上理想的翅膀,在LOGO语言的广阔天空中自由翱翔 。
在科学课堂中,李娅靓老师带来了二年级下册《拧螺丝》。课程以学校劳动基地制作四方桌引入,孩子们在动手制作小板凳的过程中,学会了螺丝刀的使用。李老师巧妙制造“冲突”,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工具特点、小组讨论,探索更多螺丝刀使用方法,实现实践操作与理论学习的深度融合,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感受工具带来的生活便利。
帅鉴珂老师执教二年级下册《认识常见材料》。以观察讲学厅物品的材料构成导入,带领学生完整经历科学探究过程,达成“以做促思,以思引做,做思共生”的目标。学生通过看、摸、掂、闻等方式,初步认识生活中常见材料及其特征,在实践中提升动手能力与科学素养。
道德与法治课上,丁奕好老师带来《生活离不开规则》。课程紧扣“了解规则,知晓生活处处有规则”的教学目标,以学生感兴趣的“夹弹珠”游戏导入,让学生明白规则对公平、有序、安全的重要性。丁老师邀请“猪猪侠”带领学生进行三次闯关活动:情景感知游戏中的规则、探访调查生活中的规则、归纳延伸规则的重要作用。结合课本插图与课后练习,教学活动轻松有趣,学生在体验与交流中增强规则意识,深刻认识到规则不仅存在于课本,更贯穿于生活,实现从思想到行为习惯的转化。
心理健康教育课上,胡媛馨老师以“沟通王国”为主题,创设趣味情境,系统传授非暴力沟通技巧。课程以“环游王国”为主线,先通过“演技大比拼”呈现沟通冲突案例引发思考,随后带领学生依次游览“真相瞭望台”(学习客观观察)、“心灵感知屋”(区分感受与想法)、“需求宝藏洞”(挖掘真实需求)和“魔法祈愿铺”(练习具体请求)四个特色环节,每个环节搭配生动案例与互动练习。在“秘籍演练”环节,学生运用所学改写冲突对话,将生硬表达转化为共情话语。课程最后通过情景模拟检验学习效果,学生熟练运用“观察 - 感受 - 需要 - 请求”四步法化解矛盾,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,有效提升沟通能力与同理心。
美术课堂上,王亚菲老师执教的《画夜景》以乐山“夜色”为主题引入,带领学生了解明暗对比,引导学生发现家乡夜景之美,在欢乐氛围中完成一幅幅美丽的夜景画作。
王一清老师的一年级下册《创意小手表》,以激发学生想象力与动手能力为核心,通过趣味动画、实物展示引导学生了解手表结构,借助创意图片激发想象,示范手工制作步骤,鼓励学生大胆创作。在展示分享环节,学生互评互赏,感受美术创作乐趣,培养珍惜时间观念,提升审美与自信。
音乐课堂同样精彩。刁娅老师的《癞蛤蟆和小青蛙》,让学生在演唱中体验欢快风趣的音乐游戏,掌握弱起节奏,学会用轻巧有弹性的声音演唱,借助音乐要素领略蛤蟆与青蛙的形象,创编舞蹈动作,同时融入科普知识,培养保护动物意识。
薛乔尹老师的《同唱一首歌》,通过按节奏读词、演唱、动作编排、拓展等环节,鼓励学生独立思考,培养发现能力,让学生在学唱歌曲中感受对祖国和民族的热爱。考虑到学生特点,薛老师采用情境导入,借助自制课件与多媒体辅助教学,让学生在愉快氛围中学习音乐知识,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。